第144章 (第2/2页)
表奏, 相府后宫团给予的答复是绝对不能苦到前线,要苦就苦一苦驻守南中的张嶷马忠。 这条时间线里的蜀汉有了大量奢侈品可以出口, 因而慢慢耕耘的南中原本不需要承担多少赋税, 现下仅出粮米犀革, 大概还是足以维持一段时间的, 只是从交州往永安运粮又是相当繁复艰巨的大工程, 你猜李严收到回复时,绝对是怨气冲天。 ……这么想一想,你觉得你都理解了为啥在李严作死前丞相一直十分温和的在[划掉]哄[/划掉]安抚他,后勤没军功,吃力不讨好,远在永安又不能升官,这换了哪个标准官僚脑的都肯定一肚子牢骚。 话说回来,尽管前线并不乐观,但对于成都来说,局势不是小好是大好,一片淘金梦中,你还得抽空给丞相准备那一堆零零碎碎的衣物,以及次级复原术药水,尽管按照规则你无法制作4环以上法术药水,但次级复原术既能消除疲惫,又不过分超魔,大概对丞相来说,跟功能性饮料差不多一个用法? 在随军长史向朗返回成都报告军务时,丞相终于升级成了爷爷(堂爷爷?),有你在的前提下,母子平安,诸葛攀小朋友十分健壮,不过可能是新上线的缘故,这娃子也是皱皱巴巴的红皮猴子模样,现在你相信了,诸葛亮出生时应该也是这个样子【 你就这么有条不紊的处理一件件的琐事,日子平平静静的苟进了下元节。 东吴使节来了。 这其实并不算什么重要新闻,东吴使节隔两年就会跑来一次,觐见一下天子——你有点恶意的怀疑东吴挺想知道天子啥时候下线,这样吴王才好祥瑞搞起,黄龙年号上线;更新一下盟约——大部分关于商业,偶尔也有边境驻军问题,不管怎么说,反正东吴绝对不肯吃亏;给孙妃送些娘家特产——说不定还会交流一下宫斗心得,如何多快好省的生出一串儿皇子云云。 但不管怎么说,这些年来丞相大多在汉中屯兵,而诸葛瑾年龄也大了,经不起隔三差五的出差,因此东吴使节跟你基本上就没什么关系了,你既不留心,也不在意。 对你来说,王太后吴氏上了岁数,开始热衷过节这事儿才比较麻烦,你原本以为楚地多巫,因此这些神神鬼鬼的东西在楚地才比较流行,但在成都生活一段时间后你发现,这个时代的蜀中因为有张鲁和五斗米道的影响在,从士族到百姓都十分热衷信道,因此到了下元水官节,太后是万不愿潦草了事的,早早就请了天师,在长秋殿结坛供斋,当然,不能落下给先主做的法事。 仅此而已的话,其实也跟你没什么关系,但是,邓城大捷时你进宫道贺一次,攻克长安时你又进宫道贺一次,现下到了下元节,太后十分自然的,又喊了你们这些相熟的命妇进宫去陪她过节……你算了算,打九月份到现在,你进了三次宫了。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