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倾其所有 (第2/3页)
是,受基本结构限制,f-119的改进余地肯定不如f-120。 在美国空军认识到了战斗机机动性能的重要性之后,肯定需要推力更大的发动机,加上第五批次增加的设备重量,更需要一种大推力发动机来提高f-22a的机动性,至少不能因为增加了设备重量而导致机动性降低。 这个机会,让f-120起死回生。 虽然美国从未公布f-120-800的具体性能指标,但是第四批次f-22a采用的f-119-600的最大加力推力就达到了一百八十三千牛,超过了采用同样核心机的f-135-400型,成为当时推力最大的军用涡轮风扇发动机。美军放弃f-119-600,选用f-120-800,表明这种发动机的推力更大。 即便不是更大,而是相当,第五批次f-22a的机动性能也远超以往。 按照外界估计,在增加了电磁对抗系统之后,第五批次f-22a的空重由第四批次的十六吨增加到了十七点五吨,标准状态时的空战重量为二十三吨,因此其空战推重比在一点五以上,比第三批次提高了百分之十五。如果按照战斗机空重增加的幅度计算,f-120-800的推力比f-119-600增加了百分之十左右,空战推重比接近一点七。与之相比,即便是采用新式发动机的j-20也差了很大一截。要知道,ws-15的设计指标仅仅是让j-20的空战推重比达到一点四五,勉强超过第三批次f-22a。采用117s发动机的j-11c,空战推重比仅有一点三左右。 美国的技术实力不容低估,其在航空领域数十年的积累,足以傲视全球。 如此先进的战斗机,自然没有理由首先提供给其他国家,哪怕是最要好的盟国。 现在,美国答应出售第五批次f-22a,而且是直接出售美军现有装备,而不是让日本排队等候,表明美国非常希望日本扭转战局。 当然,仅有战斗机还不够。 二十九日的战斗表明,指挥与情报系统比先进战斗机更重要。 导致日本空中自卫队战败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支持制空作战的指挥与情报系统。 e-767没有电磁对抗能力,无法前出到战场附近,只能留在冲绳上空,而且在遭到袭击时还得转向规避。 按照喜田多一郎的要求,钱德勒答应出售八架最新式的e-3g。 相对而言,e-3g就不是不能卖的装备了。 因为前面的编号已被占用,所以e-3g并非e-3c的深度改进型,只是在e-3c的基础上增添了电磁对抗系统,更换更好的固态相控阵雷达与更省油的发动机,其他方面与e-3c基本上没有区别。 对日本空中自卫队来说,这种预警机却意义非凡。 八架e-3g,足以确保日本空中自卫队在两个战略方向上,随时保持战略警戒。如果得到其他预警机的支持与配合,比如让e-767靠后部署,还能在两个方向上同时指挥两场大规模空战。 更重要的是,e-3g不怕电磁武器,可以前进部署。 对日本空中自卫队来说,e-3g还有一个好处。这种预警机的指挥控制界面与e-767没有多大区别,空中自卫队的官兵就能操控,不需要花费巨资雇佣美国军人,能由日本军人来掌握战术主导权。 除了预警机,日本空中自卫队还需要一种战略飞机:战略电子侦察机。 虽然e-3g不怕电磁武器,但是在严重电磁战中,预警机的作战效能大大降低,而战略电子侦察机反而更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