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礼论  (第1/2页)
    ?    陈珂吓得差点从床榻之上一跃而起。    扶苏等了自己一段时间了?    等自己?    大秦的长公子殿下等自己了一段时间,且自己只是在睡觉,而不是有急事?    陈珂下意识的看向了自己的脖子。    自己脖子上的这个东西,还能在自己的脖子上挂多长时间?    这是一个问题。    “咳咳”    他轻咳一声:“我马上就到”    说完之后,干脆利落的将地上散落的衣服穿在身上,而后急匆匆的朝着外面走去。    ........    扶苏坐在院落里,脸上的神色中没有丝毫的不耐。    他只是恭恭敬敬、老老实实的站在院子里,低着头,默默地思索着昨日嬴政与他说的事情。    父皇给他换了一个老师,换的还是昨日里刚开始支持自己,后来不支持自己的陈少府。    不过扶苏虽然聪慧,但明显是太过于老实。    他只是以为,真的如同陈珂所说的一样,陈珂反对的只是不健全的郡县制。    “踏踏踏”    远处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随之扶苏收回了自己的思绪。    陈珂来了。    陈珂见了扶苏之后,当即便是行礼道:“公子久候了,是臣之错”    “公子请坐”    扶苏有些愣神,有些茫然。    下一刻他便是惶恐的说道:“老师何必如此?”    “弟子等候老师,难道不是应有的事情么?”    “老师如此,折煞弟子了”    “此于礼不合”    陈珂只是行礼,然后与扶苏坐在对面。    这个时候的礼数尚且是跪坐,两个人都是跪坐,并没有什么别的尊卑之分。    仅仅只是因为尚且还未曾有凳子而已。    陈珂听到扶苏的话,当即便是问道:“扶苏公子,与礼不合,此礼何为?”    此礼何为?    扶苏楞了一下,但尚且还是老老实实的开口说道:“此乃尊师重道之礼”    陈珂继续问道:“敢问扶苏公子,君与师何大?”    这问同样好解。    《荀子》中,有一篇节名为礼论。    其中所述    “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    “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在荀子看来,第一者为天地,第二者为先祖,第三者为君,第四者为师。    这种思想在儒家之中从此时便是开始有了,只是到了后面越发展,越是符合封建主义的君权思想。    所以发展成了    “天地君亲师”    其中,除却将先祖进一步释为「亲」,且将「君」放在「亲」之前外,没有其他的变化。    昨日陈珂回来之后,就在思考这个问题。    扶苏受到儒家的影响很深,尤其是一些糟粕的思想。    儒家中有先进的、值得学习的思想,这是没问题的。    或者说,不只是儒家。    世上的大部分东西,都是有其两面性。    他有好的,自然也有坏的。    学习什么东西,都要取之精华,弃之糟粕。    这是后世的某种辩证思想。    陈珂要交给扶苏的第一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