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15 (第1/2页)
鱼肉都要问个究竟。 面对儿子女儿,可贞苏慎自是不会嫌烦,不管问什么,都会细细告诉他们答案。也答应了他们,等到入秋后就让他们自己种些蔬菜。 于是两个小一连嘟囔了好几天,商量着到时候都种些什么。毕竟家里能种菜也就跨院天井里那么一小块地,还真是种不了几株蔬菜。不过两个孩子毫不以为意,每天都兴致勃勃。还跑到厨房里,问问这个能不能种,那个为什么不能种。 小九已是懂事了,倒还罢了,可晏哥儿却实让可贞有些头疼。 这样年纪孩子,活物总是比死物得他喜欢。看着木桶里灵动游鱼和虾子,系着脚扣柴房边老母鸡,总是特别欢喜,上学前下学后都要找准机会逗弄一番。 可是正如汪大海家杀鸡宰鱼时每每念叨一句话,“你是凡间一盘菜,我杀你莫怪。” 这些动物买回来就是要面临死亡,而晏哥儿每每回来后不见了朋友,脑袋一歪,虽然没哭,可情绪低落总是真真,然后这问题也就不断了。 问鱼去哪了,鸡去哪了,看到桌上饭菜还要问问怎么会变成这样,问可贞一头汗。 想告诉他实情吧,可真是越扯越广,简直就没边儿了。 而且这时候对于男孩子教养,中有一则就是“君子远庖厨”。 君子远庖厨,倒不是说下厨是粗活,是下人干活儿,君子就不屑为之。而且恰恰相反。可贞倒是觉着历史上那些但凡会做饭男人一个接一个都挺有出息。 像是厨师祖师爷伊尹可是宰相;老子也从做饭中悟出了“治大国如烹小鲜”大道理;大文豪苏东坡拿手好菜东坡肉名扬四海,而且还曾写了一首诗来介绍他做肉经验,“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真是经验十足;还有诗仙李白,这首诗中,为了答谢送自己两条鱼当地小吏,于是拿出自己看家本领请人吃生鱼片。这些人都是出得厅堂下得厨房好手,哪一个是没出息? 只不过。自古以来读书人、士大夫们都讲究“仁民爱物”思想,讲究不忍杀生、心存慈悲同情心。 所以说起来,这和做饭也真是没什么关系。 只是自古以来读书人。认为君子体天地好生,此心自应不忍。把这不忍之心扩充开来,从保禽兽,就可以渐至保妻子、保百姓。可若把这忍心扩充开来,就会自杀羊。渐至杀人,甚至如晋献公、唐明皇这般杀到亲生儿子。 所以做父母兄长,要从小保养孩子不忍童心,不见血腥狼藉杀机。认为只有这样寿命才可以延长,福禄也才可以永久。 自然,这样想法。若说有错那真是没有。毕竟从生命意义上说,人与动物都是一样,也是平等。万物皆有灵。动物作为万物中“一物”,也应仁范围之内,应当受到尊重与关爱。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重要也是于这则。于人能够扩充这道德与情感,既施之于人类。也施之于动物,这才是人尊贵之处。 若是只认为人是天下贵因而藐视万物。无所不为,那绝对不是为人应有道德品质。 而且对于一个母亲而言,对于一个过来人而言,也真是不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