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36 (第1/2页)
谁有都不如自己有,人的命运自然是掌握在自己手里最好的。残疾人虽然在身体上有障碍,可他们的志没有障碍,心没有障碍,不过是身体不自由。亦是完全可以拥有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梦想和权利的。 养济院虽好,可到底还是没有把他们当做独立的个体或是权利主体来看待的。虽说这时候的人本来就缺乏人权,可残疾人和普通人之间,还是有着无法逾越的鸿沟的。 只不过话说回来,相对而言的,他们每做一件事,不管是什么事儿,付出的艰辛也势必会比正常人多的多的。 但是同时,很多残疾人也比正常人更加心静更加执着,因为他们面前并没有多重的道路可以选择。没有条件去好高骛远丢了西瓜捡芝麻,他们唯有执着的坚持不懈,唯有小心翼翼力求完美。才能从布满靳棘的羊肠小道上走出来。 这样想着,可贞自然就想到了那些个各色的手工小作坊。说起来,这些需要耐心、细心的工作,对残疾人自力更生还是相对比较适合的。 可她并不知道育婴堂和养济院里的残疾人数量和障碍情况障碍程度,所以并不能妄下结论。想从苏慎那要些资料。苏慎却不肯给。 作为父亲和丈夫,为了可贞和孩子,他都不想可贞去接触这样的事儿。对于这点,他非常坚持。 柳月便毛遂自荐的接手了这项事务,可贞自然是应允的,等到或得了苏慎的同意后。拿了资料跑了两趟育婴堂和养济院。回来后,给了可贞肯定的答案。 育婴堂和养济院里的残疾人,什么样的都有。有在视力有障碍的,有在听力语言上有障碍的,有在智力上有些障碍的,也有肢体上有障碍的。通算下来,有能力做些小手工活的能有一多半。可贞的信心也足了些。 毕竟有能力,才能接着往下考虑。 苏慎听说后。也来了精神,一点一点的和可贞商议了起来。 育婴堂里的那些被划分为残疾的孩子,以后是肯定要离开这些慈善救助机构自力更生的。育婴堂里虽也会请人教授孩子们一些生存的基本技能,可到底也仅限于正常孩子,那些残疾的孩子即便想学,很多也不合适他们学,或者说根本就没有能力去学也没人有这个耐心一点一点的教导。所以但凡能能学个一技之长,也是大多数孩子的梦想,是没有人会拒接的。 可是那些废疾、笃疾的孩子们,以后是可以转进养济院生活的。可养济院都是救助那些生活无着没人亲人可以投靠的人的。如果有谋生的手段,那么再住在养济院就说不过去了。 可不管是那些废疾笃疾的孩子们,抑或是养济院里住着的那些个残疾人们,怕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愿意离开养济院自己谋生存的。 毕竟,现如今的养济院,生活有着衣食无忧,每日的活计也很轻省,主要就是照顾自己,难得的才有些舂米磨面的活计,或是好心些的再照顾照顾一道居住的同伴们。可是一旦出去之后,没有钱米的救助,衣食住行一切都得自力更生,这是非常没有保障的。尤其是还有些从育婴堂出来就直接就可以或是已经住进养济院的那些人,自打出生后就没有靠着自己的双手赚过哪怕一文钱,这在他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