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42 (第1/2页)
要不要守岁的。 虽说自打知道要来掖县后,可贞就一直在和小九晏哥儿说着掖县的风土人情,可到底,别说这么点大的小孩子了,就是大人,如果不亲身经历,也是坐而论道,不能够真正明白或是接受的。毕竟,南边北地的差异真是非常之大的。 而在掖县住的这大半年,入乡随俗,感受着掖县与金陵迥然不同的风俗,又会自董太太等人处听说些非常接地气的各地民俗。可贞渐渐发现小九和晏哥儿的性子亦是越发的包容和宽和了。对不同事物尤其是陌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越来越强,为人处世方面越发的大度,也越来越能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了,这在可贞苏慎而言倒是意外之喜了。 毕竟人这一辈子,不管男孩女孩,为人的胸怀都非常重要。 尤其是小九和晏哥儿,是他们这一房头的嫡长女和嫡长子,以后肯定是要面对等等不一的家人后辈的,所以必须要有容人之量。当然,心里也必须摆着一杆把握包容尺度的秤。 这会子听的小九问起了辽东的风俗境况,苏慎拣着知道的说了两句,倒是转移了小九的注意力了,又问起了可贞外祖母、曾姑祖母在湖州时怎么过年的,年夜饭都吃些什么,吃不吃饺子。 “饺子倒是不吃,不过吃春卷、八宝饭还有年糕。”可贞回忆道。 苏慎听的可贞说起了年糕,连连颌首,“岳母做的螃蟹炒年糕和排骨炒年糕都是一绝。”这么说着,也打开了记忆的匣子了,告诉小九和晏哥儿,“外祖母还会做一种嵌糕,是在年糕里头包上红烧肉来吃,也可以包上虾仁或是素什锦,都很好吃的。”又比划着告诉可贞,“那会儿我和苏恪几个最喜欢吃的就是嵌糕,每次都要吃上这么大的两三筒嵌糕,吃完后尤其觉着舒服和满足的。” 这话一说,别说小九了,就是玩的一头的劲儿的晏哥儿都好奇了起来了,连声问着苏慎嵌糕是什么。 苏慎吃虽吃过,也只知道是用米做的,是年糕的一种,可再多,还真就说不出了。毕竟他连年糕都不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就更别提嵌糕了,忙去看可贞。可贞笑着把嵌糕的做法大约摸至的说了说,心里盘算着什么时候给苏慎做一次。 结果小九还好,毕竟大了些,而且她是见过手打年糕的。可贞一说,她也能想象出是什么模样了,而且她到底更喜欢吃甜食,所以听着红烧肉啊虾仁的,听过之后只是点点头而已。就是晏哥儿,已经抿起了小嘴来了。还转头和小九说,“赶明儿再吃年糕,我就不蘸樱桃酱和红糖了,我要包红烧肘子吃。” 小九一本正经的点了点头,又告诉晏哥儿,“还要尝尝包虾仁的和包什锦菜的都是什么味儿的。” 晏哥儿也忙不迭的点头,又问苏慎,“是我们家吃的这种什锦菜吗?” 一晚上,直到可贞掌不住阖上了眼睛之前,还听到小九咯咯笑着告诉晏哥儿过年时各色吃食果子的寓意,然后晏哥儿大呼小叫的惊喜连连。 这样的事儿基本上每一年都会有一遭,可小九长了一岁知道的事物更多了。晏哥儿长了一岁,尤其这大半年来既长在苏慎身边又开了蒙,晓事儿尤其快,记性好了理解能力也强了,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