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_第四十九章 首轮空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九章 首轮空战 (第2/3页)

且明确提出,性能要超过aim-120d。只是研制新式导弹的难度非常大,即便加大投入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收到成果。

    二零一七年底,日本在采购f-22a的时候,同时引进了一批aim-120。

    有趣的是,这批导弹有两种型号,一种是用在f-22a上的aim-120d,另外一种则是正在被美军淘汰的aim-120c。

    日本这么做,无非是价格问题。

    必须承认,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中,aim-120d的性能也得到了证明,战后与pl-12一并成为最热销的中程空对空导弹,价格自然是水涨船高。在订单应接不暇的情况下,雷锡恩公司没有理由贱卖。

    结果就是,aim-120d的外销价格由战前的五百五十万美元涨到了一千二百万美元。

    这个价格,超过了很多国家的承受能力。

    当时,即便是财大气粗的沙特,在签署了四十八架f-22a的采购订单之后,也仅仅购买了三百枚aim-120d。

    日本首批采购了六十架f-22a,作为订单的附加部分,只购买了一千枚aim-120d。

    这个数量,勉强够六十架f-22a进行三次大规模空战。

    为了弥补数量上的不足,以及替换性能落后的aa-4,日本不得不把目光转向更加廉价的aim-120c。

    要知道,aim-120c的单价只有四百万美元。

    结果就是,在购买了一千枚aim-120d的同时,日本还以二百五十万美元的单价从美军手里购买了两千枚二手aim-120c。

    不可否认,这些导弹非常昂贵。

    三千枚导弹就价值一百七十亿美元。

    只是,比起同样水涨船高的战斗机来说,导弹还是非常便宜。要知道,一架f-22a就顶得上三十枚aim-120d了,而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平均消耗十八枚导弹击落一架f-22a。

    当然,日本采购的aim-120c没有用在f-22a上,而是用在f-15j上。

    也就是说,与j-11c对阵的f-15j使用的是性能已显落后的aim-120c,而其最大动力射程仅仅只有六十公里。

    即便按照理论计算,在迎头攻击时,aim-120c的最大射程也不会超过八十公里。

    结果就是,在四架j-11c发射了导弹之后,十二架f-15j还在逼近目标,争取获得发射导弹的时机。

    显然,中国海航的战斗机不会给日本战斗机机会。

    发射完导弹之后,四架j-11c掉转航向,开始加速规避。

    日本战斗机有两个选择,一是加速跟上去,毕竟f-15c的加速能力很不错,能在五十六秒内把速度由零点九马赫加速到一点五马赫,而j-11c在抛掉副油箱之前,加速性能不会超过f-15j。

    另外一个选择,就是转向返航,不与中国战斗机纠缠。

    当时,日本战斗机做出的正是第二种选择。

    毕竟,中国战斗机没有越过东海中线,也没有飞到钓鱼岛上空。更重要的是,东海舰队就在钓鱼岛西北方向上,如果追击中国战斗机,很有可能进入东海舰队的防空网,遭到远程防空导弹攻击。

    只是,日本飞行员的选择并没改变空战结果。

    在f-15j转向规避的时候,从两翼包抄的八架j-11c已经到达,

请记住本站永久域名

地址1→wodesimi.com
地址2→simishuwu.com
地址3→simishuwu.github.io
邮箱地址→simishuwu.com@gmail.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